智能科学信息平台

国家工信部

官方备案

扫码下载APP

您的位置

资讯详情

本人可编辑资讯

仅支持在APP编辑资讯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APP

IF=24!北京大学杨世和,最新Chem

论论资讯 | 2023-10-18 10热度

Chem

Explore content

About the journal

Publish with us

Engineering Cu(I)/Cu(0) interfaces for efficient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CO<sub>2</sub> electroreduction

Cai R.; Sun M.; Yang F.; Ju M.; Chen Y.; Gu M.D.; Huang B.; Yang S.

Published:2023-01-01
DOI:10.1016/j.chempr.2023.08.027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性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然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化学品的方法,但是其效率和选择性仍然需要改进。

研究内容

近日,一项名为“Engineering Cu(I)/Cu(0) interfaces for efficient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CO<sub>2</sub> electroreduction”的研究发表在了Chem杂志上。该研究通过使用Cu(OH)F前体,构建了一个由F稳定的Cu(I)壳和Cu(0)核心组成的盘状Cu(I)/Cu(0)界面模型(P-Cu<sub>x</sub>/Cu<sub>2</sub>OF),并通过一步脉冲电位转换实现。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区域有助于乙醇的形成,保证了高达80.2%的FE(C<sub>2+</sub>)。通过调节Cu(I)/Cu(0)比例,乙醇产率可比纯P-Cu提高18.5倍,相应的部分电流密度(j<sub>ethanol</sub>)可达128 mA/cm<sup>2</sup>。这是通过乙醇产物的选择性提高3.6倍(35.4%),以及总活性提高7.8倍(j<sub>C</sub>可达288 mA/cm<sup>2</sup>)实现的。P-Cu和Cu<sub>2</sub>OF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界面区域Cu位点的d带中心,这对于不对称C-C偶联形成OCCOH∗至关重要,并降低了乙醇形成的能垒。另一方面,乙烯形成的对称C-C偶联主要发生在远离Cu(I)/Cu(0)界面的P-Cu上。

研究意义

该研究通过构建Cu(I)/Cu(0)界面模型,实现了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备乙醇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这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调节Cu(I)/Cu(0)比例,提高了乙醇产率,并且发现界面区域对于乙醇形成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为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望为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微信扫码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