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您的位置

资讯详情

本人可编辑资讯

仅支持在APP编辑资讯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APP

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合作,成果发表在ACS Energy Letters(IF=22)上

论论资讯 | 2024-05-01 64热度

ACS Energy Letters

Explore content

About the journal

Publish with us

Optimization Charge-Carrier Properties of 2D Ruddlesden-Popper Perovskite for Solar Cells

Zhang T.; Miao Z.; Zhao R.; Yuan F.; Peng S.; Liang Y.; Zhu H.; Xie Y.; Liang W.; Li P.; Zhang Y.; Song Y.

Published:2024-01-01
DOI:10.1021/acsenergylett.4c00724

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形式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二维鲁德尔森-波普尔钙钛矿在光伏设备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其较差的载流子特性。

研究内容

最近一篇发表在《ACS能源信件》上的论文探讨了如何优化二维鲁德尔森-波普尔钙钛矿的载流子特性,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新型的间隙阳离子3,3-二氟吡咯烷(DFP),合成了(DFP)<sub>2</sub>PbI<sub>4</sub>的二维鲁德尔森-波普尔(RP)钙钛矿。该结构具有独特的特性,包括平均Pb─I─Pb键角大于170°,以及独特的带隙(2.20 eV)和小的激子结合能(99.76 meV)。通过堆叠无机层,(DFP)<sub>2</sub>MA<sub>4</sub>Pb<sub>5</sub>I<sub>16</sub>薄膜在设备级别表现出改进的电子扩散长度(920 nm)和快速载流子提取(0.73 μs)。最终,(DFP)<sub>2</sub>MA<sub>4</sub>Pb<sub>5</sub>I<sub>16</sub>太阳能电池实现了领先的转换效率(PCE)达到19.43%。

研究意义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新型的间隙阳离子,通过优化二维鲁德尔森-波普尔钙钛矿的结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这对于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未来的光伏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微信扫码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