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Fu, Liyi发表了第1篇Chem. Soc. Rev.(IF=46)
论论资讯 | 2023-10-11 |
35热度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Explore content

About the journal

Publish with us

'Passive' nanoparticles for organ-selective systemic delivery: design, mechanism and perspective
Fu Liyi; Zhang Yang; Farokhzad Ryan A; Mendes Bárbara B; Conde João; Shi Jinjun
Published:2023-10-11
DOI:10.1039/d2cs00998f
研究背景
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得治疗更加有效和安全,并且最近使RNA药物这一新型疗法得到了临床批准。然而,在提高治疗药物的系统传递方面,各种纳米粒子策略已经被开发出来,其中,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靶向配体已被广泛探索,以实现对特定器官或疾病组织的“主动”传递。同时,最近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过纳米粒子的系统给药,也可以实现对特定器官的“被动”定向传递。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独特的“被动”纳米粒子及其组成和机制,以实现器官选择性传递。特别是,总结了基于脂质、聚合物和仿生纳米粒子在静脉注射后对不同特定器官具有亲和性的情况。此外,本文还广泛讨论了这些纳米系统的器官选择性机制(例如,蛋白质包裹和大小效应)。最后,我们提供了这一令人兴奋的器官选择性系统纳米粒子传递领域的机遇和挑战的展望。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被动”纳米粒子的系统给药,也可以实现对特定器官的定向传递,这为治疗药物的系统传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与传统的“主动”纳米粒子相比,这种“被动”纳米粒子不需要表面修饰靶向配体,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避免由于配体修饰不当而引起的副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开发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热榜
查看全部

相关资讯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