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信息平台

国家工信部

官方备案

扫码下载APP

您的位置

资讯详情

本人可编辑资讯

仅支持在APP编辑资讯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APP

华南理工大学陈羽新发现:低路易斯酸强度阳离子Cs+掺杂的双钙钛矿用于质子陶瓷电池上快速和持久的氧还原/析出

论论资讯 | 2023-10-27 23热度

ACS Energy Letters

Explore content

About the journal

Publish with us

A Low-Lewis-Acid-Strength Cation Cs<sup>+</sup>-Doped Double Perovskite for Fast and Durable Oxygen Reduction/Evolutions on Protonic Ceramic Cells

Xu Y.; Xu K.; Zhu F.; He F.; Zhang H.; Fang C.; Liu Y.; Zhou Y.; Choi Y.; Chen Y.

Published:2023-01-01
DOI:10.1021/acsenergylett.3c01722

研究背景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和耐久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电极材料。

研究内容

近日,ACS Energy Letters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种低Lewis酸强度阳离子Cs+掺杂的双钙钛矿用于质子陶瓷电池上快速持久的氧还原/进化”的论文。研究人员通过在双钙钛矿氧化物中采用低Lewis酸强度阳离子(Cs+)掺杂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极材料,即PrBa0.9Cs0.1Co2O5+δ(PBCsC)。实验结果表明,在600℃下,PBCsC电极表现出低的比表面电阻(ASR)值(0.3Ω cm2),并且在100小时内没有明显的降解,这可能是由于离子Lewis酸强度在A和B位置的极化分布导致电子对移位。在650℃下,使用PBCsC电极的全电池在燃料电池(FC)模式下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峰值功率密度(1.66 W cm-2),在电解(EC)模式下表现出高电流密度(-2.85 A cm-2,在1.3 V),在FC和EC的双模式下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并且具有20个周期的有前途的循环耐久性(约80小时)。

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掺杂低Lewis酸强度阳离子(Cs+)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极材料,成功地解决了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动力学和耐久性的问题。这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使用Cs+掺杂策略来调节电极材料的性能,从而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这项研究对于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信扫码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