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您的位置

资讯详情

本人可编辑资讯

仅支持在APP编辑资讯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APP

中国科学院邓成龙:古地磁对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及其周围地层古地理的约束

论论资讯 | 2024-04-29 35热度

Kexue Tongba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Explore content

About the journal

Publish with us

Paleomagnetic constraints on paleogeography for the Kohistan-Ladakh arc and its surrounding terranes

Jie Y.; Chenglong D.; Zhenyu Y.

Published:2024-04-01
DOI:10.1360/tb-2023-1028

研究背景

当我们谈论地球的演变和板块构造时,总会引发人们对于古代地理的好奇。在印度和亚洲碰撞前,科学家们对于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和周边地块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议。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关乎提塞斯古地理的重建,解读印度-亚洲碰撞的地质过程,还有助于还原亚洲内陆变形的历史。然而,目前关于科希斯坦-拉达克弧性质的两种相反观点:大陆边缘弧和洋中岛弧,使得这一议题更显复杂。

研究内容

近期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以白垩纪至古新世期间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及其周边地块的古地磁数据为基础,重建了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及其周边地块的古地理,并探讨了科希斯坦-拉达克弧的性质。研究发现,喀喇昆仑地块在晚白垩世与西藏拉萨地块的古纬度相一致。科希斯坦-拉达克弧在早晚白垩世时期位于赤道新特提斯洋(南半球),后来北漂至早古新世时期达到低纬度的北半球。印度碰撞前,提塞斯喜马拉雅山脉的中部和东部部分作为印度的北部边缘,分别位于约75百万年前的16.7°和19.4°S的古纬度。科希斯坦-拉达克弧与西藏拉萨地块之间有一条北-南延伸约900公里的洋盆,约在64百万年前。这些分析表明,印度-亚洲碰撞前,科希斯坦-拉达克弧表现出洋中弧特征,应被纳入印度-亚洲碰撞体系。

研究意义

最近发表的古地磁数据以及印度的明显极移路径,启发了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印度-亚洲碰撞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解释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证据,还与印度-非洲和印度-南极洲之间的相对板块运动速率相吻合。此外,这一新模型为亚洲内陆变形提供了重要的约束,例如,第二次碰撞发生在肖克-雅鲁藏布断裂带上,而不是印度-雅鲁藏布断裂带上。这一新模型的提出,为我们解读亚洲内陆变形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微信扫码即可查看